2

评论

  • 关注官方微信

    本地事早知道

    南通在线官方微信
  • 下载APP客户端

    享受深度精准服务

    南通在线APP
  • 南通在线抖音号

    发现家乡趣味视频

    南通在线抖音号

冬享膏方 韵养时光 | 南通市中医院2024年冬令膏方节正式启幕

头像 10-26 · 发表于南通 41635阅读


冬享膏方,韵养时光。10月26日上午,南通市中医院2024年膏方节正式开幕,此次活动既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医药条例》、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有力实践,也是回应南通市民冬令滋补健康需求、彰显健康服务初心的惠民行动。虽然细雨绵绵,但现场的热闹却是分毫未减。




开幕仪式


党委书记葛建新致开幕词。他指出,膏方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如今已从传统的冬季进补佳品,逐渐演变为四季皆宜的养生圣品。今年,医院汇聚全院最具临床经验的中医团队,为市民提供一对一的辨证施治服务,量身定制个性化膏方滋补方案,期待与市民共同探讨膏方的奥秘与价值,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



开幕式由院长糜大国主持。



义诊现场


膏方节义诊现场汇集了一批来自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专家。由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邵荣世、龚旭初领衔,20余名省、市名中医倾力参与,为广大市民固本培元、把脉开膏。从生活习惯询问到日常用药指导,从悉心问诊到凝神辨证,专家们逐个解答现场百姓的健康困扰,以细致、专业、精到、完备的诊疗服务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一个个跃然于处方上的中药,不仅蕴含着辨证论治的健康密码,更饱含着医师们仁心仁术的精确考量。



“现在,养生保健越发的火热。这不,听朋友说膏方调养对身体比较好,今年就想来请专家们辨识体质、把脉开方。”蔡先生说道。



更多内容

义诊专区人头攒动,现场膏方制作、中药材辨识、中药炮制技术展示、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等展示和体验区同样摩肩擦踵。市民们频频驻足、打卡体验,近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韵味。



中药传统技艺展示

随着切刀上下翻飞,一片片薄厚均匀的西洋参片落在药盘上......有着近六十年中药炮制经验的资深药工曹震师傅眼手并用,一手紧握刀柄、一手匀速递药,演示之余曹师傅还和现场各位“养生同行”们切磋交流。除了出神入化的切药展示,传统碾药、手工制作泛丸以及山楂丸制作等体验活动同样深受群众青睐。



膏滋制作演示、中药材、

中药特色制剂展示、香囊制作体验

膏滋制作演示区内,新鲜热乎的固元膏、二冬膏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中药材辨识区内,鸡冠花、墨旱莲、车前草、女贞子、苏藿香、罗勒、紫苏叶、虎杖等身边常见中药材铺满了桌面,这些透着“新鲜劲儿”的中草药引得大家啧啧称奇,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严玮、顾艳等专业药师从药材外形到药性、从叶片鉴别到药材区分,细致的讲解让百姓们收获满满。此外,中医特色制剂展示区和香囊制作体验区则让市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药材的种类和功效,切实感受到中医文化别样的精神内涵。





中药特色代茶饮、八段锦

降脂祛瘀饮、养肝明目饮、安神饮......中药代茶饮成为市民们“人手一杯”的好物件儿,品一品中药茶饮、学一学健康功法成了活动现场的“养生热门”。这不,如今已广为人知、备受好评的八段锦功法教学正有不少市民跟练。





中医特色疗法体验

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区深受市民喜爱。在这一区域,市民们有机会尝试艾灸、刮痧、耳穴压豆等传统中医疗法。"我听说耳穴压豆对于改善睡眠问题也有益处,因此今天特地来体验一番。"市民孙女士表示。




冬令膏方,滋补身心。如约而至的膏方节不仅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中医药文化体验,也助力中医药养生文化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本次冬令膏方节将持续至2025年1月31日,欢迎广大市民前来体验,中医药将持续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字 | 宣传统战科

图片 | 宣传统战科

编辑 | 陈子琪

审核 | 焦毅

审签 | 许小玲




点击名片

关注我们


南通市中医院

视频号

南通市中医院

抖音号


敬请关注


0513—81118999(孩儿巷院区)、0513—85126072(建设路院区)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孩儿巷北路6号、建设路41号、环城东路122号




下载南通在线APP 查看全部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城市号”合作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精彩评论 0

头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客服 客服

客服

南通在线客服 客服

18012859110

在线时间:8:30-17:30

南通在线客服微信

客服二维码

微信 微信

微信

南通在线官方微信

官方二维码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

南通在线APP

APP客户端下载

置顶 置顶

置顶